中美欧谁的问题最刻不容缓(二)

发布时间:2011-11-15 来源:华然咨询

此外,欧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德国和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目前正在计划的紧缩措施比其试图避免的灾难还要糟糕。他们说,欧洲大陆需要经济增长,而不止是改革和勒紧腰带,只有整个欧元区大幅扩大刺激才能实现经济增长。

  目前卷入欧元区危机的17个国家和四个欧洲机构将继续试图应付了事,但他们这样混日子的做法是无法持续的。市场已经对零星的改革失去了信心。对经济规模大到难以救助的意大利的质疑只会令市场动荡加剧。
  欧洲将是第一个不能再继续拖延问题的经济体:想像一下,希腊会发生无序的债务违约,欧洲银行业会面临更多麻烦,整个欧洲大陆会陷入严重衰退。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也变得显而易见。早在四年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首次警告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最终是无法持续的。而三年前的金融危机则早已经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严重依赖对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
  为保证长期经济扩张(及政治稳定),北京必须找到一条途径,鼓励中国消费者更多购买本土厂商生产的产品。这将需要财富从国家和国有企业大规模转移到家庭。
不过中国政府正在反其道而行之。面对西方市场动荡,中国领导层的反应不是刺激消费,而是增加国有和民营机构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的支出。这类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占了近一半的比重。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住宅和商用房地产规模激增,国家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增加,从国有银行流向国有企业的廉价贷款增加。 
  事实上,改革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中国政府仍然在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模式上投入巨资。2010年《财富》(Fortune) 500强上榜的42家中国企业中,39家是国有企业;中国百家最大上市公司中,有四分之三被政府控制;能从国有企业的成功中获益的党内官员已经在领导层内部逐渐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他们强烈抵制将其财富向民营企业和普通民众转移的做法。

新闻中心